視頻來源:中新視頻 應急管理部部長介紹,應急管理部組建以來,安全生產事故逐年下降,去年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和2017年相比下降46.9%。2018年以來各種自然災害年均因災死亡和失蹤人數與前五年的均值相比下降54.3%,成效非常明顯。 王祥喜指出,構建大安全、大應急的框架體系,改變了過去長期以來“九龍治水”、各災各管的模式,形成了統籌管理、統分結合的新機制。 “過去發生事故、發生災害以后都是第一時間去救援,但往往重救輕防?,F在是‘防、抗、救’相結合,應急管理部門事前推動風險防范、應急準備,事中第一時間到現場調度、搶險救援,事后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開展事故調查,并且督促整改提升,這樣更加有效地實現了統一調度、協調有序、行動高效?!?/span> 在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方面,王祥喜表示,對安全工程要舍得花錢、舍得下功夫,對一些重要的設施、重要的工程,要提升安全等級、安全標準。比如,一些重要的工程,可以按“五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設防標準來建設。 王祥喜提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各個方面的努力,安全生產形勢不斷好轉。前十年重特大事故一年要發生60起以上,近五年每年平均15起左右,去年降到歷史最低的11起。 “但我們要清醒地看到,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我們國家高危行業企業數量眾多,安全基礎還很薄弱?!蓖跸橄卜Q。 他指出,在疫情轉段大量復工復產的情況下,2月份安全生產的事故和死亡人數與去年同比分別下降46.3%和37.6%,但發生了3起重特大事故,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重大損失,也給許多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悲痛。 “特別是‘2·22’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露天煤礦發生重大坍塌事故,造成了53名工人失聯或死亡。我們感到十分痛心,教訓十分深刻?!蓖跸橄舱f。 他表示,下一步要將防止重特大事故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在壓責任、抓整治、重服務和強基礎四個方面做好工作。 王祥喜指出,今年要繼續抓好重點行業領域的重大隱患排查專項整治,要建立責任清單、建立數據庫,限期整改、閉環管理,守住不發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線。